美国当地时间2月17日,2019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 2019)在旧金山举行,200多篇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前沿成果论文在这一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中向全世界发布。我院模拟组叶大蔚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篇关于具有包络检测功能的低噪声放大器的文章,在大会上发表。叶大蔚自从2016年加入课题组以来,已连续两年在ISSCC上发表文章并被录用,从提出科研设想、开展实验设计到性能分析的全过程,均由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独立完成,团队以本课题组重点科研方向为依托,突破创新性电路设计,获得了国际学界的认可。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可供使用的工业、科学、医学带宽变得越来越拥挤,因此无线网络面临着多网共存的挑战,也成为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为了得到一个稳定的无线连接,相关接收器不仅要能够阻断带外干扰,而且要能够抑制无法由前端声表面/体表面器件滤波掉的高强度带内干扰,同时为了延长电池寿命,亟需寻求低功耗且能改善干扰抑制的方法。
叶大蔚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的关于具有包络检测功能的低噪声放大器2.4GHz无线接收机的文章A 2.4GHz 65nm CMOS Mixer-First Receiver Using 4-Stage Cascaded Inverter-Based Envelope-Biased LNAs Achieving 66dB In-Band Interference Tolerance and -83dBm Sensitivity在大会上发表并做了现场报告。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具有包络检测功能的低噪声放大器,它可以在输入信号被放大前提取包络,改变输入偏置电压,从而抑制带内干扰,同时保持较小的噪声系数和低功耗,并且适合长距离的无线应用。该电路同时兼顾了电压动态范围和噪声性能两个重要指标,为无线网络应用的多网络共存提供了前提条件。该放大器被集成在一款2.4GHz,307kbps数据率,-83dBm灵敏度的无线接收机芯片上,使其在只消耗2.05mW功率的情况下,带内正负3MHz和5MHz频偏处的信号干扰比(SIR)分别达到了-45/-59dB和-66/-65dB。其SIR比同领域已报道的最好工作提高10倍以上。不同于传统的频域滤波技术和相域滤波技术,该新型低噪声放大器在幅域中对干扰进行滤除,具有功耗低和占用芯片面积小的优点,为未来解决物联网的共存问题提供了一种高能效低成本的设计思路。